私募股权如何了解 一文看懂私募股权基金及其退出情况
私募基金,顾名思义是指私下或直接向特定投资者募集的基金,私募基金只能向少数特定投资者采用非公开方式募集,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,同时在信息披露、投资险资等方面监管要求相对较低,投资方式更加灵活。
按照私募基金投资标的不同,可以将私募基金分为证券、股权和其他类。其中私募股权投资(PE,Private Equity)是指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。市场上常常将VC、PE放在一起讨论,但其实二者的分类维度完全不同,“VE/PE”的表述方法只是一种便于理解和传播的“民间智慧”。
VC(VC,Venture Capital),风险投资,是根据投资企业发展阶段为维度划分的一种投资方式,因为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灵活,是目前风险投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,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考虑股权投资,VC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。企业从种子期到IPO之前,还会经历初创期、发展期、扩张期、成熟期、Pre-IPO等阶段,根据投资阶段的不同,可以将股权投资分为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、成长期投资、扩张期投资等。
中国的股权投资发展历史很短,如果把外资进入中国的历史也算进来,1994年左右美国风投进入中国算是一个开端。IDG资本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风投机构。人民币基金的兴起不过是近7、8年的事情,“全民PE”也不过是近三五年的情况。私募基金近年来获得快速的发展,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,私募基金资管规模达到12.04万亿。
募投管退是私募基金的标准流程,由于人民币基金整个行业尚且不成熟,在经历了疯狂的募资、投资之后,近几年才慢慢重视“投后管理”,提倡私募基金“投后化”,与此同时,此前募集的大量资本、投出的大量项目也到了需要退出的阶段。
退,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目前最重要、最紧迫的问题。
私募股权的退出方式主要包括上市、兼并收购、股权转让、股权回购等。
据中国股权转让研究中心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股权转让蓝皮书》数据显示,中国不同阶段的投资机构侧重的退出方式不同(见下表)。
IPO是中国私募股权最主要的退出方式。而据Pitchbook对美国私募股权机构退出方式的统计,股权转让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(见下表,数据统计为2015年的情况)。
多层次成熟的资本市场是股权投资多元化退出的通道,而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在发展中,这也导致了中国股权投资资本退出率较低,要解决股权投资资金退出“堰塞湖”的情况,发展股权投资的一级半市场是重要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