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房产投资回报率高不高 怎么算投资收益
常有客人向我咨询: 在美国置业是否可以直接给办理移民?我只能抱歉地说,不能。虽然不赠送移民大礼包,但对于购房者,美国从来都是来者不拒,对买家身份毫无限制。不管买家从何而来,身在何处,只要有资金,就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地。这种简单粗暴的风格,深受世界各地投资客喜爱,当然也包括广大中国海外投资人士。
事实上,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(NAR)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统计数据,在美国当时所有的外国购房者中,来自中国的买家投资数量排名第一,购买总金额为270亿美金,远超排在第二位的加拿大人(89亿),且中国买家人数比例占海外买家总数的14%,也遥遥领先。
投资的本质是创造回报,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房产,如何选择才能做到投资收益最优呢?这当然不是一言能道尽的,否则人人都是大(川)亨(普)了。但基本上,可以从两个角度判断这个问题。
▎房价的升值空间
了解中国一线城市房价的人都知道买房要趁早。否则,一眨眼的功夫,“船票”卖完了,房价就会翻好几倍。在这种市场中,房产投资回报的主要考量是房产的升值空间。两三年内就可以翻倍的房产,根本不用在乎是否空置。
可惜这种壮观的景象在美国并不多见,除部分被炒(玩)热(坏)了的地区。总体而言,房价的爬坡是个缓慢平稳的过程。期望五年内能倒手大幅盈利的,基本上只有旧房翻新之类的工程活;而期望房产自然增值的,一般需要5-10年。
▎现金流
既然不指望在美房产能短期迅速增值,那么长期持有及招租就是第二条路。租金就成为了主要的投资回报。
对于多数海外置业投资的人士而言,海外置业的投资资金通过贷款获得,买房大多为现金交易,所以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也相对简单。
以50万美金的房产(大约也正好是2015年-2016年海外置业者在美投资房产的平均成交价)举例计算,如果每月租金是3000美金,那么回报率就是($3000-每月持有成本)x12÷$500000。
那么,细节来了,每月持有成本该如何计算?房子每月的四大支柱开销(PITI)包括:本金(Principal)、利息(Interest)、 税费(Taxes)和保险(Insurance)。由于大多数海外投资者无法在美国获得贷款,所以贷款本金和利息可以在此不用计算。
▲ 房子的开销成本包括:本金、利息、税费和保险
先说税,过户以后,从过户当天起就开始征收地产税,一直要交到房子卖掉的那一天为止。根据各地法律的不同,州、郡、市,都可能对同一套房产同时征税。以笔者所在的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洛克维尔市为例,蒙哥马利郡的税率约为地产的政府估值的1%,同时洛克维尔市加征约0.3%的市税。
全美各地地产税率不同,地产税最低的州是阿拉巴马(0.4%左右),最高的是新泽西(2.4%左右)。所以从房产税角度而言,各地投资成本各不相同,购房时了解当地税率是很重要的一环。
保险在现金交易的情况下并非强制购买,但房子出租后,不可控因素很多,所以房东险(Landlord's Policy)还是必不可少的。除了防火、防风等意外灾害,也包含一些诉讼意外,比如租客没有及时铲雪,造成路人摔伤,而路人对房东发起的索赔。每年的房东险是几百到几千美金不等,虽然不多,但也应包含在成本计算之内。
对于非独立户型的房产,如联排别墅、公寓以及有小区服务的独立别墅,每月还有几十至上千美金不等的公摊管理费。管理费主要是用于对公摊区域(绿化、电梯、泳池等)的维护和对小区的管理。换言之,公摊管理费是除公寓类房产外,其他类型房产所不涉及的一笔成本。
了解完必备开支,再来了解一下机动开支。维修养护的成本要具体看房产的房龄和状况了。比如,修水管、冰箱、屋顶等,房东需要预留足够的机动资金以应对临时状况。
另外,海外投资人士往往并不居住于美国,对于房产的打理往往要借助物业管理公司。物业公司的收费一般是月租金的6%-12%不等,具体取决于服务内容。除非当地有亲朋好友可以托付,才可以省下这笔服务费用,否则物业管理费也是成本计算的一部分内容。
最后,根据以上公式计算,如果投资回报率在3%-10%之间,那么恭喜你,你的投资是正确的。整体来说,美国住宅类地产投资风险较小,回报稳健,值得考虑。